伊能静儿子回应穿女装:“叛逆少年”活成了多少人想要的样子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我很爱穿女装是个12岁的男孩可我不敢跟父母说我该怎么办 伊能静儿子回应穿女装:“叛逆少年”活成了多少人想要的样子

伊能静儿子回应穿女装:“叛逆少年”活成了多少人想要的样子

2024-06-27 01:24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原创 阿呆爸

01.

提起伊能静的儿子哈利,相信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都是“穿女装”、“化浓妆”、“出柜”这样的字眼。

而前不久,哈利接受了街头采访,还坦然地谈到了自己穿女装的事。

他说:“我3岁就开始喜欢穿女装,但我是堂堂正正的男生。”

“穿衣服只是我的一种表达方式,平时我都是穿男装的。”

在哈利看来,没有人说男生不可以穿裙子、穿女装,这只是走一场秀,美的衣服他都想穿。

在看完这段采访后,不少网友表示“路转粉”。

有人欣赏他的表达能力,和他妈妈如出一辙。

而更多的人,则是羡慕哈利能在一个充满自由和尊重的家庭氛围中成长。因为只有被爱包围长大的孩子,才能这么独立、坚强。

其实,哈利穿女装这件事,一直遭到网友的争议和诟病,甚至还被骂上过热搜。

很多人说哈利走上了“歪路”,还有人骂他娘娘腔,说他男不男,女不女的。更有不少好事的网友跑到伊能静的微博下面留言,叫她要好好管管儿子。

而伊能静的态度是怎样的呢?

和网友截然不同的是,伊能静早就多次公开力挺哈利。

她说:“我喜欢儿子的穿搭,喜欢他的审美、喜欢他的笑容和眼睛。”

在哈利因为陷入争议而打电话给她的时候,她也鼓励他:“你会让更多人知道,自由是非常珍贵的,尊重别人做自己是非常珍贵的。”

最让阿呆爸感动的,是伊能静的教育理念:“我会给他所有的自由,他在我的世界里,可以成为他自己。”

甚至当记者问及哈利出格的行为会不会影响伊能静的事业时,伊能静淡然地说道:

“大不了我不做这个行业了。”

就连哈利的喜好遭到奶奶的极力反对,妈妈也依然坚定地支持他:“你是自由的,你完全可以做你自己。”

可以说,这是一个母亲能给儿子的最大的支持了。

02.

可惜,伊能静的支持和理解并没有平息公众的议论。

不过,哈利并没有被这些议论影响,反而成长得十分优秀。

在纽约大学,他不仅是妥妥的“学霸”,各个科目的成绩都没有低于A,而且还兴趣广泛、多才多艺,无论是作词作曲、还是服装设计,又或是绘画、跳舞,都不在话下。

乘风破浪的姐姐舞台首秀上,伊能静演唱了一首《你说要我爱你》,正是由哈利亲自作词作曲的。

而这次哈利接受街头采访的表现,也让大家刷新了对他的认知:原来哈利并不是一个无知叛逆的“鬼火少年”,而是一个有血有肉、有独立思想、有鲜活个性的优秀少年。

这时候当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伊能静的教育,才知道她的教育方式,不仅超前,而且高级。

哈利在很小的时候就问她:“为什么我要来这个世界上?为什么你是我妈妈?”

伊能静对哈利说:

“我们是透过彼此来体验这个社会的,这个世界肯定有好的时候和不好的时候。当我们在体验所有好与不好的时候,我们都知道有人在爱我们,这是最棒的事情。我们不能为了害怕体验而不来这个世界,而让我们不害怕体验的唯一事情就是,你知道我很爱你,我知道你会很爱我。

通过伊能静的回答,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哈利会这么大胆地穿女装了。

因为从小伊能静就让他明白,人生不过就是一场体验,而身边人的爱,就是他体验世界的底气。

正是有了这样的底气,哈利才能无所顾忌地“做自己”。也正是有从小耳濡目染的教育,伊能静才会在哈利身处舆论的风口浪尖时,表现得那么淡定:

“我觉得无所谓了。因为我们爱他的人知道他是谁,比这个世界知道他是谁更重要。”

看到这些,阿呆爸觉得,家长们真的要好好学学伊能静对待孩子的方式。

她的一言一行,传达的都是爱与尊重,而这恰恰是中国家长最欠缺的东西。很多家长对教育有着错误的观念,以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学会服从,甚至认为最成功的教育,就是养出一个听话的孩子。

殊不知,听话的孩子,就是舍弃了自己的需求,选择了遵守父母的要求。随着自我的消失,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唯唯诺诺,遇到事情缺乏思考,只能一味地随大流。

因此,为人父母应该明白,爱孩子是一种本能,而尊重孩子却是一种本领。我们只有放下“父母”的掌控身份,倾听孩子的声音、接纳孩子的想法,才能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去发展自己的天性,让他们去“做自己”。

03.

更让阿呆爸觉得佩服的是,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,伊能静不仅能做到尊重,还能做到充分的放手。

哈利18岁生日那天,伊能静买好了蛋糕,和哈利的朋友们一起为他庆祝生日。

切完蛋糕后,伊能静就对哈利说:“你可以玩到12点以后,我帮你准备了一点点啤酒,因为你们已经18岁了。有事你就打电话给我。”

在回家的路上,伊能静哭了,因为她知道,她该退出了。

在伊能静看来,得体的退出,是她给哈利成年时最好的礼物。

事后伊能静也承认,她自己依然很想念哈利,并没有因为他长大了,成了一个大人就不想念他。只是伊能静知道,孩子长大了就应该放手,让孩子独立完成自己的人生。

不得不说,伊能静能做到这一点,真的很不容易。对于父母来说,往后退是一件痛苦且难以做到的事情。因为在父母眼里,不管孩子多大,也永远是孩子。这份爱扛起来不容易,要放下其实更难。

最近《南来北往》爆火,姜妍饰演的“姚玉玲”让人眼前一亮,也让姜妍的前任朱雨辰再次被大众议论。

当年两人就是被朱雨辰的妈妈生生拆散的。

相比其他母亲而言,朱雨辰的妈妈简直是“用生命在爱孩子”。

每天她会四点钟准时起来给朱雨辰煲梨水,一坚持就是十年,时刻关注他的身体变化。

家务事她从不让朱雨辰粘手,还自豪地称自己顶得上两个“菲佣”。

朱雨辰出去拍戏,妈妈要进组照顾;朱雨辰去北京生活,妈妈也离开上海,扛着一口锅去了北京。

在生活上,她事无巨细地照料;在事业上,她也要插手。

担心孩子的安全,就禁止他接武打戏,后来发展到一些“动作戏”都不让朱雨辰接,理由是“怕儿子受伤”。

感情上就更不用说了,要想入得了朱妈妈的法眼可不容易,必须绝对贤妻良母,必须要像她一样,能放弃自我,全身心地照顾朱雨辰。

试问有哪个现代女人能做到?

正是因为朱妈妈的不放手,朱雨辰错失了三段宝贵的感情,如今都已经40多岁了,他还是孑然一身。

甚至朱雨辰还自爆,自己曾经受不了这样的生活,写下过遗书,想过要自杀。

朱妈妈错误的地方就在于,她没有意识到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,而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所有物,想要永恒的占有。

而这种占有,让朱雨辰永远无法成长,最终当年那个《奋斗》里意气风发的华子,活成了如今孤独一人,默默抽泣的沧桑中年。

04.

阿呆爸曾看过张爱玲写过的一篇文章,叫做《非走不可的弯路》。

在青春的路口,有一条小路在召唤着我。

母亲拦住我说:“那条路走不得。”可我不信。

母亲说:“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,你还有什么不信?”

倔强的我问:“既然你能从那条路走过来,为什么我不能?”

母亲回答:“我不想让你走弯路。”

我却说:“但是我喜欢,而且我也不怕。”

母亲最后笑了,说道:“好吧,那你一路小心。”

后来,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,那确实是一条弯路,我摔倒过,碰壁过,撞得头破血流,最后还是走过来了。

很多时候,为人父母的我们总是喜欢扮演“过来人”的角色,恨不能把自己所有的生活经验告诉孩子,就怕孩子走了弯路。

但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,孩子也应该有选择人生的权利。不让他去闯一闯,他怎么知道哪条路适合自己?不让他走一走弯路,他怎么能长大,怎么获得历练?

更何况我们所认为的弯路,或许在孩子的眼里,就是一条幸福的康庄大道呢?

所以,聪明的父母应该像伊能静一样,学会尊重、学会放手,把孩子当成独立个体去看待。告诉孩子,我是爱你的,你是自由的。

这,才是为人父母最高级的育儿观。

原标题:《伊能静儿子首次回应穿女装:被全网群嘲的“叛逆少年”,活成了多少人想要的样子……》

阅读原文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